2022年全国高考第一天,考生走出考场
高考的消息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更何况,考生的试卷要变了?
昨天,浙江公布了高考最新消息。最令人关注的是,今年高考,浙江省语文、数学、外语被教育部统一,入选全国新高考卷子I。这也意味着浙江的语文、数学学科时隔近20年后重新进入国家一级。
这些年高考试卷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要改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高考卷子的“点、点、组合”。
01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但由于恢复高考的准备时间很短,无法组织全国统一的命题。那一年的高考是各省独立组织的,命题也大不相同。
第二年,高考正式开始全国统一命题。 1985年,上海率先进行高考改革试点,开始开展自主命题。 2002年,北京开始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高考试卷史上,200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今年,继北京、上海之后,教育部新增浙江等9个省市实行高考自考题。
工作人员正在高考试卷储藏室整理试卷。图片来自新华社
进入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高考试卷的安全确实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不少专家认为,省级命题可以降低全国大规模高考安全风险。当时,各省分阶段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00年左右,一些媒体开始关注“高考分数线歪斜”的现象。不同省份的分数线相差数百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复杂多样的,但当时很多人认为国卷是造成分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选题制定看,省级选题可以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好地融合地方特色。
以作文题目为例:2006年北京作文题目为“北京的象征”,2008年四川作文题目为“坚强”(当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2018年作文题目为“坚强”(当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2018年《浙江卷》中的作文都以“浙江精神”为题,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不过回过头来看,国卷的命题确实并不容易。试想一下,如果全国都问一个关于海的问题,没有见过海的孩子该怎么写呢?
试卷答题卡,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02
到2006年,全国实施省级倡议的省份有16个,约占全国的一半。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2015年。
2015年以来,高考试卷“国有化”风潮突然再现。两年之内,10个省份放弃了独立题,改用全国性论文。
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号文,其中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更多省份将使用国家统一试卷”。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截图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当年也做出了回应。虽然省级提案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省份也存在提案层次不齐、质量不高等问题。
省提案意味着每个省都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对于经济、教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组建国家级命题团队并不容易,这就导致各省(市)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可比性。”受影响。”有专家这样分析。
当时,社会上要求使用民族卷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5年3月,《北京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48人进行了“您如何看待全国高考统一命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3.9%的受访者支持高考统一主张; 67.4%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可以维护高考的公平性;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这可以规范高考出题。
某省高考阅卷现场,图片来自新华社
显然,高考制度和招生制度需要不断变革,以适应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
久别则合;久别则合;久别则合。久合则分。每一次组合和评分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考试更加公平公正,选拔出更好的人才。
03
如今,随着浙江加入全国考试“联盟”,高考独立出题的省份只剩下北京、上海、天津。
去年高考结束后,有人悄悄在微博上掀起了一个话题:“浙江期末考试”。没想到,大批网友前来打卡留念。有的写感叹,有的写回忆。
在众多回忆中,作文题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
浙江自考高考语文作文题,图片来自微博
有人说,十年了,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们”。我忘了作文里写了什么,但现在,我仍然坐在路边为大家鼓掌。
有人说,浙江的高考题总是那么充满猜测,如行走在时光的流逝中,门路,文章,人物……只有进入社会后,才知道作文题背然后也是生活的灵感。
有人说,浙江卷的作品从来没有高不可攀的宏大叙事,也从来没有告诉你人生只有一条路。相反,它就像一位哲学家的深夜反思和内心辩论。它努力让你明白跑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路边鼓掌同样值得骄傲。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纷纷跑出考场。图片来自新华社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有深度了!简直是一针见血地戳穿了高考卷子的秘密。之前一直以为高考卷子是“一成不变”的,没想到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分分合合”的故事。真是涨见识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高考完,大家都会议论纷纷,说今年的题目怎么怎么难。原来是卷子一直在“分分合合”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有道理,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确实跟考试制度、教学理念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高考卷子会继续“分分合合”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文章里的观点持保留意见,高考卷子虽然一直在“分分合合”,但我觉得不应该过分关注这种变化,毕竟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选拔人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风太犀利了!每一句话都直击人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不过,我觉得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说明考试制度在不断改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对高考卷子的变化过于关注,其实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考试的公平公正和人才的选拔机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高考卷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原来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我觉得这篇文章对考生来说很有帮助,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高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就像一场游戏,让人捉摸不透。不过我觉得,无论如何,考生们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取得好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让人读起来很舒服。文章对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我觉得文章的观点有点片面。高考卷子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卷子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背后是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变化趋势。希望未来高考能更好地选拔人才,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真的让人头疼,不知道今年的考试又会有什么变化。希望今年的卷子能更贴近实际,不要太偏离教学大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对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觉得这篇文章对考生和家长都很有帮助,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观点很有意思,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确实反映了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不过我觉得,教育理念的更新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地追求变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选拔人才,还是为了增加考试难度?我觉得这篇文章并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轻松,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分析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有深度,还有趣味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其实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趋势。希望教育改革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培养人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文章忽略了考生心理的影响。高考卷子的变化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加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高考卷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我觉得这篇文章对考生来说很有帮助,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高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卷子的“分分合合”真的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一方面,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它也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希望未来高考改革能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选拔人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