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小学很多,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小学,有30多个村子,也就有30多所小学,也就有30多个校长。
有一年,镇上换了教干后,要在全镇实行校长末位淘汰制和竞聘制。哪个校长在当年考评中是最后一名,就免去校长,哪个村村长书记认为某个人能干,就可以聘请此人到本村小学担任校长。
这个本身没啥问题,督促校长干好工作吗。
那么用什么考评校长,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学生和考试成绩。
每学期全县有组织的考试小学只有一次,就是期末考试。小学学生多,为了保证考试的信度,那就让全镇所有小学老师交叉监考。
当然,用一次考试决定校长的命运,领导觉得欠妥,那就增加小学考试次数。
领导考虑的很周全,让小学自己考自己,领导仍然担心有人做手脚。
于是,领导就让初中承担小学考试的安排、组织、阅卷。
当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考试,人数太多,学生太小也不好组织。参加考试的为四五六年级,也不是所有的学生参加,而是以每校每个年级的学生数为基准,按一定比例由学校抽取。
为了便于是组织,初中为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都编制了考号。学生太小,记不住,没办法,小学的老师就让每个小学生将自己的考号写在自己的手上。
有一次,领导在县城的某著名小学,找了个名师,为全外镇小学生出了一套题,有点竞赛题的味道,因为领导觉得,既然是学校自己选的学生,肯定是各校的尖子生,题太简单,学生成绩考的太好,校长就会沾沾自喜。
考试成绩超出领导和全镇所有校长、数学教师的想像。数所学校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全部为0.所在初中一个数学老师的孩子考了5分,与同校一起参加考试的几个人一平均,为学校争得了1点几分的平均成绩,而让那个学校奇迹般地跨入全镇前几名。
当然,做那些题对我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刚毕业的第一年,领导刚好在我上班的镇上当着同样的领导。
领导让初中组织全镇所有小学教师考了一次,考的内容就是类似蜗牛爬井的题。初中老师对我说,你太厉害了。成绩最终没有公布,据传,有几个小学校长考了0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