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数据洞见未来 青塔
一纸通告,多年夙愿成真。
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常德学院”和“岳阳学院”。
而就在前不久,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欢迎钱江学院教师回归。
根据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钱江学院将在6月份完成转设工作,全体教职工整体回归学校本部。
独立学院,是它们共同的身份。然而,携手同行的路上,几所高校朝着不同办学目标就此开始了不同的旅程。
乱象
青塔统计发现,2021年-2023年,近三年的时间里就有超过100所独立学院脱离母体转设成功。
在大学扩招和经费短缺双重背景下,以已经具有成熟办学经验的高校、名校作为依托,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进入而创办的独立学院,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中的办学难题。
但,乱象也如杂草丛生。
有的学校在创设之时可以实现独立招生,有的学校则根本没有获得审批、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也直接进行招生。
部分独立学校浑水摸鱼地以母体学校的名义进行招生,学生招上来,这些“校中校”根本无力培养,于是只能占用母体学校的教师、教学资源。
管理上的混乱和审核的不严格,甚至出现了学生毕业后,有的“校中校”在学生毕业后颁发独立学院的毕业证,有的则直接颁发母体学校的毕业证——“三本”毕业直接变成“一本”。
“校中校”、“三本”毕业直接变成“一本”、管理混乱等弊端,要求独立学院转设的呼声已久。
转设
2020年5月份,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再次明确,到 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需要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教育部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六条路径:继续办学、并入母体学校、并入其他民办学校、转设、终止办学。
随着一纸“最后通牒”,走到岔路口的独立学院们,纷纷寻找各自的出路:
随着转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将成为继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之后,又一所转设成为985校区的独立学院。
拥有20年办学历史的滨海学院,即将走向谢幕。
图丨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像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等一批发展较好的独立学院,即将脱离母体,转设成为普通公办或民办本科院校。
而一些学校已经停招,将在最后一批入学学子毕业后就此终止办学,彻底成为历史。
或许,合并、转设或终止办学,意味着一批人记忆中熟悉的母校,正在变得陌生,甚至逐渐“消失”。
但随着所有等等独立学院各自找到出路,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也将随之迈上新的台阶。
END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