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考研资讯

高考作文题真多奇葩!不要忘记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与别人竞争。

chanong 2024-08-28
关注公众号
关注我们
内容公众号

让我们欣赏一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起草自己的选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了诗歌,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

物有其属性,水为淡,盐为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创造出多种风味。事如此,事如此,人如此。

网友:

谁说水太稀?海水好咸啊!好吧,这有点牵强。但怎么写确实很难掌握。据说第二句话是关键,要融合,要配合。有些考生可能会写,水煮小龙虾不好吃,但十三香最好吃。这是一个想法。如果让我写,我会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美与美是共享的,世界是统一的。立意和思想性肯定会更高。我想知道这是否符合提问者的意图。

据说,江苏的出题风格一向清新脱俗。

这是去年的问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择角度,拟定自己的选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花诠释语言,鸟歌唱,生活中处处都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音乐、雕塑、程序、基因……都是一样的。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活,语言传承文明。

花解语?我不太明白。是名花释义的意思吗?这里好像不是这个意思。老师想要表达的应该是“玫瑰代表爱”。因此,考生一上来就很可能会感到困惑。好在“鸟鸣”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语言诠释生活?不太好理解,不过就是一个卷积而已。

其实,江苏卷有“卷”的传统。

比如,2015年江苏报纸的标题是:“智慧就像自然一样,也有它自己的样子……”很多人表示不明白它是什么样子。

每年,公众都会观看并嘲笑那些奇怪的高考作文题节目,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今年的作文题也受到了不少批评。

今年浙江论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牢记读者,多倾听他们的声音。

另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受到读者的影响。

高考作文题真多奇葩!不要忘记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与别人竞争。

如果你是一个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变成了“作品”,你会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并分享你的观点。

网友们纷纷表示,

这应该写成:一个人应该是一个“自私的人”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猜提问题的人就是这个意思,但他不得不绕一圈。

其实浙卷最难的部分据说是2018年的作文题: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并分享你的观点。

浙江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孕育了务实主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思想。如今,“干实事、走在前列、站在潮流前列”的浙江精神已经形成。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的滋养下,一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一名浙江学子,在人生新的起点上,您有哪些经历和感想?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很多考生不懂“浙江精神”,不知道如何写。

网友@八八不姨:

十八年前离题的人,写完三分之一就开始想着把它写完,然后就死掉。算了,继续写吧。

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来看,时事、政治越来越成为作文题的素材。今年北京的成交量非常出色。

然而,要提出好的时事论文题是很困难的。如果不加以限制,学生的表达很容易变得同质化。然而出题老师的想象力似乎有限。连续几年出现“给几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之类的问题。

比如今年的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发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站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祖国建设新征程。 1979年,“科学之春”生机勃勃,许多报国之志的莘莘学子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 2019年,中国青年凯旋前行,新时代青年勇敢接过接力棒,誓言“国强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将继续奋斗……

2049年9月30日,致某“中华百年功勋人物”的国庆慰问信。

高考作文题真多奇葩!不要忘记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与别人竞争。

2018年全国第一卷

试题内容:

……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遭遇和机遇、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同行、共同成长,与新时代的中国一起追寻、实现梦想。上述材料引发了您哪些联想和想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被装进一个“时间瓶”,2035年打开,供当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7年北京作文题目: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庆祝其百年华诞。如果让你拍一张或多张照片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会选择哪张照片?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篇记叙文,题目是“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性和描述性,能写大图,也能写小场景,能从小见大。

其实今年的京卷作文至少是比较容易写的。

2016年的话题有点吓人: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老强的表演常常“震撼人心”,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老墙”已经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一种符号。请以“为什么‘老调’令人震惊?”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调的韵味出发,不要局限于陈忠实的散文内容。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据要合理。

很多考生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会感到困惑:如果从来没有见过《白鹿原》该怎么办?老强到底是什么?

我们来谈谈上海卷的论文题目《中国风味》。

很多考生可能会写,越是中国化,越是全球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但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题中专门给我画了这样一段话:它可以启发人们如何理解事物。

那我就不写了

前年上海论文的论文题目是《预测》。

我当时的评价是:《预测》 这个问题很让人困惑。提示要求考生写下生活的不确定性。但人生怎么可能是预测呢?要么期待,要么预测,或者干脆做出预测。预测是章鱼保罗和贝利的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样的问题中写出冲突、情感和猜测?无聊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评论有点偏激,但我仍然不认为这是一道好论文题。

“中国第一考试”涉及近千万考生,是一项严格、保密的考试。中文作文占很大比例。虽然有一批名师专家闭门精心打磨,但其轻率、粗暴却让人难以理解。常常出乎意料。

2015年高考最受诟病的作文题是新国标第一卷。

高考作文题真多奇葩!不要忘记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与别人竞争。

父亲开车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女儿不听,果断报了警。以此为内容写一封800字的信。您可以将其写给涉及违法行为的人、您的女儿或警察。

这种“以问代答”的老套路,其实很难考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个性和文学才华。作家梁晓生的评价简直就是侮辱性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没有争论的价值,提问者故意引发争议,这显然是出于他的心理。”

山东娟以“丝瓜藤与豆蔻须难辨”为题的作文题目,荣获当年投诉榜第二名。事实上,至今仍被认为“莫名其妙”到了难以逾越的程度。网友们最疯狂的就是:“肉豆蔻是谁?”

近年来,高考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在2015年安徽卷作文题中,有专家指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切都是黑白的。因此,在这种显微镜下看到黑白的蝴蝶翅膀并不能得出“蝴蝶翅膀是无色的”的结论。

2013年浙江卷,作文材料中将英国作家戈尔丁误称为“美国作家菲尔丁”。四川2010年高考作文题素材:点可以组成一条线,可以组成一个面……出题者居然突破了两点组成一条直线的几何定律。

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经验与勇气》素材:一颗名贵的宝石出现了裂纹。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切割,但一位年轻工匠挺身而出,成功了。地质大学的一位博士评论道:“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将钻石切成两半,以产生最大价值:1.三维重建;2.自动计算机计算;3.完成工作与勇气无关。”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素材中,烛光影响了生活在山洞里的美丽蝴蝶。南京农业大学专家表示:那是飞蛾!

事实上,很多逻辑和细节上的错误并不会影响考生的表现,或者可以说损失是对等的。但真正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些专家教授对考生前途不负责任的态度。随便一个人去百度一搜都不会这么尴尬。

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表示,这些年来,高考作文题已经成为一种表演。各个考区都在想“出题不出奇,我决不罢休”。于是,奇怪的问题、跑题的问题就经常出现。高考出题严谨、准确、清晰,给每个考生的基本要求留出了发挥的空间。一位师范大学教授表示:语文高考有一个原则,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从论述题来看,这种“双基原则”已经被放弃了。

我把这段话发给三位高中语文老师,他们基本都同意。一位老师说:现在的作文题和平时教的各种文学课文不一样。添加了很多逻辑和哲学内容。可以说,教学和测试是有差距的。另一位老师表示,现在出题者怕学生背作文,所以越来越多地用一些看似深奥或断章取义的文章和一些材料来设置试题,这对学生来说确实很困难。高考作文题的写作逐渐成为各考试领域之间的竞争。

一位网友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候选人的心声:

@奇鲁阿点:让我想起了2014年高考作文被支配的恐惧。不是难,而是不知不觉跑题了。离开考场后,我向爸爸吹牛,如果沉阳有的话我作文考满分,结果高考语文考了最低分。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不断创新、破冰。然而,一些精明的语文老师和考生早已识破了这些伎俩,暗自窃笑。他们掌握着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辩证法武器。他们还携带着相生相长、刚柔相济的两把祖传短兵器。他们简直是无敌的。

以2015年征文题目为例:《福建:误路与发现》;山东:丝瓜、肉豆蔻;江苏:智慧;上海:内心的坚强与柔软;四川:诚实、聪明;广东:对自然的感悟;安徽卷:黑白、彩色蝴蝶翅膀;湖南卷:大树的动与静;湖北卷:喷泉与泉水;浙江卷:文章与人物;重庆卷:表象与真理等,三大卷的规律加上两篇中国哲学基本可以搞定。

从前,有一个小学生,提着篮子去看望母亲,心情激动地准备出发,在弯道上超速行驶被抓,被迫种水稻、种莲花作为惩罚。然后时间过去了,他的头被梯子砸碎了,后来他遇到了萧伯纳,哎呀,编剧和演员都在争论谁说了算,如果今年我遇到了一只小蝴蝶。如果我不懂科学,我就会被蒙蔽……”

这是网友对某省几年来高考作文题的总结。

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长期关注语文教育。他说,高考作文在很多方面反映出中国学校语文教育的苍白、薄弱和无能。

粗糙的创新和想象使人们看不到情感和思想的光芒。命题都这样了,文章就更不用说了。

用户评论

蝶恋花╮

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奇葩了,不知道命题老师怎么想的?感觉他们完全脱离了现实,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太功利了,完全忘记了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考试,为了竞争。哎,真让人心寒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廖

看完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高考了,那些奇葩的作文题目简直让人头疼,感觉命题老师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一味的追求新奇,结果弄得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我觉得高考作文题本来就应该有新意,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现在的作文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这难道不是好事吗?难道我们真的应该一味追求枯燥无味的八股文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高考作文题确实有些奇葩,但是这也说明了教育改革的进步。现在的作文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套用模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说高考作文题奇葩的人,可能只是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掌握了写作的基本功,再奇葩的题目也不怕。与其抱怨,不如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高考作文题确实有些奇葩,但是这也说明了命题老师的用心良苦,他们希望通过这些题目来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其实高考作文题都是有深意的,关键是要理解命题老师的意图。不要被表面上的奇葩所迷惑,要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猫腻

高考作文题只是一道考试题而已,不要把它看得太重。只要用心准备,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高考作文题是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命题老师会不断创新,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恰恰说明了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现在的作文题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这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儿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高考作文题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而不是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反映了教育的价值取向。现在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说明了考试制度的缺陷。现有的考试制度过于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现在人们希望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说明了写作的本质是表达。只要用心体会,用心感受,就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作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写作的初衷是与别人交流,是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让我们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表达自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高考作文题的奇葩,也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考试,更是人生的旅程。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