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张雪峰详解:财经大学考研难度及性价比高的财经院校推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艾玛的处境同样艰难。她以英语和法语一等学位毕业,每周投递5份简历,累计投递数百份,却只获得四次面试机会和一份最终被撤回的实习offer。艾玛感叹道:\\”我父母的观念是\\’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老一辈人总说\\’好学位等于好工作\\’,但这套逻辑现在彻底失灵了。\\”
数据印证了这种感受。英国2022年毕业的学生中,仅有61%在15个月后获得了全职工作,且很多岗位与\\”应届生\\”身份并不匹配。更令人担忧的是,21-30岁毕业生中只有60.4%从事\\”高技能\\”工作,26.4%被迫接受中低技能岗位,名校毕业生涌入酒店、零售、客服等行业的案例比比皆是。
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尽管南京大学以98.9%的本科生就业率位居985高校之首,但整体来看,21所已公布数据的985高校中,仅有7所就业率达到95%以上,相比2019年25所985高校达到这一水平的盛况明显下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校的就业率甚至下降了1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2020届本科生平均需要投递20.12份简历才能获得2.31份offer,求职周期长达2.65个月,难度显著高于2019年。
文科专业的困境尤为突出。全球范围内,文科就业难已成\\”共识\\”。哈佛大学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门文科课程;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削减了28个专业,大多属于语言、艺术领域;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艺术史、人类学、新闻学等6个人文学科。国内名校如复旦大学也已官宣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
即便是传统\\”高薪专业\\”也不再保险。2024年,近四分之一的哈佛MBA学生毕业后数月仍未找到工作,创下十年最差纪录。斯坦福、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等顶尖商学院的毕业生平均薪资和签约奖金普遍下降,offer接受率明显下滑。在人工智能冲击下,美国计算机程序员就业率已跌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甚至直言\\”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中级工程师的编码工作\\”。
这些现象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在就业市场紧缩与学历通胀的双重夹击下,名校文凭的\\”金字招牌\\”正在褪色。但这是否意味着\\”学历无用论\\”成立?张雪峰的观点或许能给我们更深刻的启示。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历无用论\\”再次甚嚣尘上。然而,考研名师张雪峰以其标志性的直白语言,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驳斥。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他与嘉宾马丁的激烈辩论成为经典——当马丁声称自己的公司没有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生时,张雪峰当即回击:\\”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世界500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学历作为社会筛选机制的本质。
张雪峰进一步指出:\\”世界500强的公司不会说学历低不好,但他们永远不会来齐齐哈尔大学找人。\\”这一观点得到了数据的强力支持:在招聘市场上,超过90%的岗位都有学历要求,世界500强企业招聘的岗位中,85%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谷歌CEO的表态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他公开表示公司倾向于不招聘非名校毕业生,\\”如果必须舍弃一方,那肯定得把学历低的给舍弃了\\”。
学历对起薪的影响同样显著。据统计,研究生学历的平均起薪比本科高出30%-50%,而985高校毕业生的首年平均年薪大多超过10万元,南京大学和哈工大(深圳)甚至达到17万元以上。张雪峰犀利地总结道:\\”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工资却有高低之分。而学历,恰恰是很多用人单位来给员工定级定薪最直观的一把尺子。\\”
在职业发展方面,学历的\\”长尾效应\\”更为明显。一项调查显示,拥有更高学历的员工获得晋升的机会比学历较低的员工多40%。张雪峰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学历一直都是一道门槛,没有学历,很多工作的机会都会向你关闭。\\”他以互联网大佬为例——雷军是湖北高考状元,李彦宏是陕西阳泉高考状元,马化腾高考739分,刘强东是江苏宿迁高考状元,王兴保送清华,黄峥保送浙大——\\”这些人的成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学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就业市场,更渗透到社会认知的方方面面。张雪峰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学历往往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虽然我们常说不能以学历论英雄,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学历往往会带来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从相亲市场到社交圈子,拥有高学历的人确实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社会对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
然而,张雪峰也反对将学历价值绝对化。他特别强调:\\”学历决定论跟学历无用论一样,都是过于武断和偏激的论调。在当今社会,学历是敲门砖不假,可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4这一观点在现实中得到充分印证——电视剧《安家》中的房似锦虽然伪造学历进入职场,但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销冠;直播带货一哥李佳琦仅算高中学历,却成为南昌大学的骄傲。
学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在张雪峰的论述中尤为突出。他一方面坚称学历是必不可少的\\”入场券\\”,另一方面也承认持续学习能力和实践智慧才是决定职业高度的关键因素。正如白岩松所说:\\”人品,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学历。\\”张雪峰通过这种看似矛盾实则深刻的观点,为我们理解学历的真实价值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框架。
张雪峰之所以能在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共鸣,关键在于他敢于打破信息壁垒,用最直白的语言揭示教育、就业市场的运行规则。他的一系列观点虽然时常引发争议,却为众多普通家庭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通过梳理其核心主张,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立足于现实主义的教育观,既反对盲目乐观的\\”学历万能论\\”,也批判消极悲观的\\”学历无用论\\”。
关于专业选择,张雪峰的建议往往直击要害,不留情面。面对一位新疆590分(数学满分)考生想报新闻学的咨询,他直言:\\”你拿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闭着眼睛摸一个,也比新闻好,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这番言论虽然引发新闻学界强烈反弹,却反映了文科就业难的现实——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2025年投档位次比去年下降了6414位,浙江大学和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甚至未能录满。
对于电气专业,张雪峰的警告同样犀利:\\”想要填报电气专业?家里有人在电气吗?没有家里的关系,未来的工作岗位大门就不会对你敞开,要么考公,要么承受低工资。\\”14这种对行业潜规则的揭露,虽然令一些人感到不适,却帮助许多寒门学子避免了\\”入错行\\”的悲剧。
教师和医学专业也未能逃过张雪峰的\\”毒舌\\”评价。他认为教师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学历贬值将更为严重,\\”只有硕士研究生才能考编\\”;而学医则\\”需要准备好养到30岁的打算\\”,适合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些观点虽然残酷,却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2020年985高校本科生的国内升学率普遍上升,正是因为越来越多学生意识到,仅凭本科学历难以在就业市场获得理想岗位19。
关于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张雪峰的描述更为赤裸。他通过对比不同大学的招聘会现场,指出:\\”在普通大学和名牌大学里,招人的公司和招的岗位,是完全不一样的。随之而来的,还有薪资与福利的不同。\\”这种直观的比较,打破了\\”所有大学平等\\”的政治正确神话,迫使人们正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
张雪峰对考研价值的论述尤其具有现实意义。针对\\”为什么当今社会更需要考研\\”的问题,他分析道:\\”当年学历低也能成功,是因为有学历的人不多,大专都能分配工作,社会上还一片蓝海,不看学历,只看能力,只要有胆识,就能赚钱。但如今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大专不被看好,本科遍地走,考研成为了第二个高考,硕士、博士才能找到好工作。\\”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录取率却不足20%的疯狂现象。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张雪峰本人却不让自己的女儿考研。面对网友质疑\\”制造焦虑从中牟利\\”的指责,他回应道:\\”自己这么多年在网络上经营,收入已经超过了八位数,不再是一般家庭,不需要让孩子参加考研与其他人竞争了,找一个好专业,快快乐乐一辈子就行了。\\”这番坦白揭示了教育竞争背后的阶层差异——金融、新闻、电气等\\”坑专业\\”之所以对普通家庭是陷阱,正是因为缺乏资源支撑的学子进入后只能成为\\”垫脚石\\”。
张雪峰的教育观点本质上是一种破除幻象的现实主义启蒙。他通过自身经历——北漂14年挤早高峰公交、因孩子无法在北京高考而被迫离开——向普通家庭展示了真实世界的运行规则。正如他所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下去,始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这种基于底层视角的诚实表达,虽然时常因过于直白而引发争议,却为信息不对称的寒门学子提供了宝贵的认知地图。
面对学历贬值与就业困难的双重挑战,单纯依靠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保障职业发展。基于张雪峰的观点与现实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应后学历时代的生存策略,帮助不同背景的求职者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对高中生而言,专业选择比学校名气更重要。张雪峰虽然强调名校价值,但也指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例如立志成为心理学家,选择北师大可能优于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清华、北航并列13。这种\\”看名气也要重实际\\”的择校策略,能够最大化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因为\\”如果高中生一窝蜂地冲着这个热度去择校选专业,等过了几年毕业时,很可能热度又已经过去了\\”。
对大学生而言,实践经历与人脉网络比GPA更重要。张雪峰虽然肯定学历的敲门砖作用,但更强调能力的核心价值。耶鲁毕业生雅各布的经历表明,即便是顶尖学府的文凭,没有相关实践经验也难以获得工作机会。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和校友资源——\\”许多成功的创业公司,联合创始者都是校友\\”。同时,培养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创造性思维也至关重要,因为\\”AI时代到来以后,反而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不容易被淘汰\\”。
对考研学子而言,避免盲目崇拜\\”名师\\”。作为考研辅导行业的资深人士,张雪峰警告:\\”不要过于迷信很多所谓的名师。有一些所谓的机构名师,为了炫技,总是想办法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着重强调方法和技巧,但是没有注重对于知识点的实际的理解和应用。\\”这一建议在何凯文考研英语成绩造假事件曝光后显得尤为中肯8。选择辅导时应更关注教师是否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而非应试技巧的堆砌。
对普通院校毕业生而言,需要采取\\”曲线救国\\”策略。张雪峰残酷地指出世界500强不会去非名牌大学招聘的现实,但也承认能力突出的个体可以突破学历限制。普通院校学生应当:一是瞄准成长性行业的中小企业,积累实践经验;二是通过项目成果和技能证书证明能力,弥补学历劣势;三是保持持续学习,在工作后通过在职研究生等方式提升学历。正如张雪峰所说:\\”学历是敲门砖不假,可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对家长而言,需要调整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眼高手低再不可取\\”。一些中产家长甚至送孩子去当\\”厂妹\\”、外卖员以避免\\”躺废\\”。虽然这种做法有些极端,但反映出一个现实:\\”短期内可以向下看薪资稍差或非理想岗位,但长期瞄准目标行业,也能实现\\’曲线救国\\’的弹性就业路径。\\”家长应当更多关注子女的长期发展而非首份工作的光鲜度。
表:不同学历背景求职者的策略建议
在这个变革加速的时代,终身学习能力将成为超越学历的终极竞争力。张雪峰自身的转型——从考研名师到升学规划专家,再到创立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教育公司——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岗位的冲击,唯有保持知识更新的敏捷性,才能在职业道路上持续前进。
正如那位求职473次失败的耶鲁毕业生在自嘲中所说:\\”至少不用早上9点起床去上课了。\\”这句心酸的调侃提醒我们:当学历通胀遇上就业市场紧缩,与其执着于文凭的光环,不如早早培养适应变革的韧性。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获得一纸证书,而是获得应对未知挑战的能力与智慧。
财经类高校遭遇寒冬!究竟什么会影响录取分的下跌?(内含分析)
大家好,我是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张雪峰老师。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带来2024年高报数据分析,今天邀请到负责陕西省的连欣茹老师。
峰学未来高报规划师:连欣茹老师
从事学科辅导,高报咨询工作多年
负责省份:陕西、山西、四川
2024陕西高考录取整体情况
(2023-2024陕西分数线)
2024年陕西省高考报名31.2万余人,相较去年减少2.4万人。根据一分一段表,实际参加统考考生257114人,其中理科生174874人,文科生82240人。2024本科总计划数为146501人,其中文科计划数37667人,理科108834人,本科计划数相较去年多了12975人,今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比去年多12975人,考上一本的学生比去年多7069人。2024年是陕西省老高考的最后一年,相较文科,理科批次分数线涨幅明显。
今年5月陕西高考填报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批次院校志愿从6所增加到12所,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并入了普通批次填报,这可能给众多家长带来了更大困惑。院校志愿增加了,我是冲学校?还是防滑档?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的志愿应该放在志愿表的第几位?专项的位次究竟该怎么和其他院校进行参考比较?我们来一起看看!
今年陕西在一批次增加院校志愿,可以看作是从老高考填报到新高考填报的过渡。在已经完成3+1+2改革,并且实行“院校+专业组”填报方式的省份,院校志愿数至少有40个,2024年陕西从6个增加到12个,在2025年可能会增加更多,25届的学生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院校志愿数增加,需要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前理清自己的专业宽度,究竟是非计算机不可?还是计算机最好,自动化也行,机械也能接受?根据专业包容度去选择专业组,合理规划,“冲”的专业组要确定能够接受所有专业再填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保的专业组要拉开位次梯度,比较好往年位次,降低滑档风险。
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并入普通批次,这让符合条件的考生也感到苦恼。专项招生计划不多,符合条件的考生数量和总数相比也算不上多,往年数据会更具偶然性。实际报考中,专项计划和普通计划可以用一样的分析思路,首先这所学校的位次和孩子位次相比是高还是低?先判断出属于“冲”“稳”“保”哪一个层次的院校。然后回到我们选择学校的一般逻辑,“冲”的学校确认专业都接受,“稳”的学校思考专业设置上是否稳妥,调剂风险大不大?若是调剂风险大且学生不愿被调剂则放弃填报这一所,若是“保”的学校,就放在整张志愿表靠后的位置。对比同一院校的不同计划,专项计划的竞争并没有普通计划那么激烈,如果专业组内所有专业学生都能接受,可以放在普通计划的前面,充分利用这一政策。
专业组干净,这几所985位次上涨
对于咱们有调剂省份的家长而言,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最后录取到学生不喜欢的专业,为了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这几所985不仅投放诚意满满的招生计划,更放宽了校内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在进入到学校后能够根据兴趣和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专业,不用担心学生的高分浪费。
首先就是今年位次明显上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哈工大是众多憧憬航天事业学子的梦想院校,今年哈工大在陕投放计划的多个工科试验班备注了本专业类内任选专业,学生在入校学习后才确定专业。
工科试验班(人工智能)的学生还能任选人工智能+的领域方向,并前往哈工大深圳校区完成后续培养,这不仅有益于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更方便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哈工大(威海)也放宽了转专业政策,大类内可以任选专业,拔尖班学生大三大四可以前往哈工大学习。哈工大从招生计划到学生培养可谓是“诚意满满”,位次上升意料之中。
其次,今年东南大学也将冷门专业单列了一个招生计划,家长学生不用担心被录到不喜欢的专业,一旦进档,就是热门理工科。高分学子可以哈工大、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连着填报,无需担心调剂,放心的冲。
最后是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今年“学域内任转专业”也让家长学生感到兴奋,想在985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的高分考生可以“无脑报考”,尤其是招生计划内的新工科拔尖班、新工科大师班、创新班的高保研率备注,更是解决了考研焦虑。大连理工还将相对冷门的智能建造、化工与制药单列了一个专业计划,家长学生不用担心调剂风险。
财经类高校遭遇寒冬,两财一贸位次尚未回归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经济金融行业热度继续消退,用人单位对学历以及实习经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学子越来越难跨过就业门槛,财经类高校也随之迎来寒冬。两财一贸作为顶尖的财经类高校,24年理工类投档线仍处低谷期,除了央财相较去年有所回升,其他两所都有大幅度的下降。除了两财一贸,部分省份财经类高校也有位次下降的现象,但下降幅度不大,25年想报考财经类高校的家长和学生仍不能忽略前两年的位次。
肉夹馍不爱小龙虾?湖广高校位次稍降
和往年对比,今年的陕西家长和考生对湖广地区高校热度不高。湖南湖北的985、211高校除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位次均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高分考生不想出省,或者更加重视专业,在同等分数段选择了招生计划数更多,招生计划内只有理工科专业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而作为电力部直属的长沙理工大学和三峡大学的投档线没有大幅度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陕西考生对电气类专业的热情还在上涨,三峡大学的中外合办位次继续上升,从去年的20092位来到17473位。而湘潭大学的投档线有明显的提高,这所学校本身作为双一流高校实力不俗,工科专业也在逐步发展,今年也被选入了101计划,位次回升符合预期。
总结
2024家长和学生对专业越来越重视,对地域的包容度更强,同时也更倾向于报更“干净”的专业组,降低调剂风险。但是需要注意,这类专业组非常稀少,考生以及家长需要提前通过网络全面了解各类专业,仔细筛选,提高专业包容度,增加自己的选择。新高考录取规则仍然是平行志愿,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根据专业意向进行选择即可。
2025年考研各专业难度排名!
2024年考研已经在2024年4月28日正式结束。那么对于2025年考研的学生来说,除了法律硕士、经管类等全国统考的专业以外,眼下的任务是确定专业和学校。不确定专业和学校,就无法按照相应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进行复习。
此外,由于考研以专业为基础。不同专业难度、备考、录取完全不同,甚至直接决定能否成功考上。那么,考研人都听说过: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这就足以见得择校和择专业的重要性。
下面,是2025年考研各专业难度排行榜。此排行榜根据张雪峰老师直播的考研内容确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参考性!
|超一线梯度(卷王之王)
相关专业:会计、学科教学、新传、汉语言文学、应用统计、法硕非法、教育学
超一线梯队,俗称卷王之王的专业。包含会计、学科教育、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应用统计、法硕和教育学等专业,这些专业虽然说并不是当下最最热门的专业,但是其就业前景以及市场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新闻传播,法律非法学,金融专业,应用统计,行政管理,法学都是卷王级别的难度,这些专业考任何大学的研究生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如果想考顶级985院校,不仅需要努力,还要需要一定的运气。
会计专业:满分300分,今年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211高校,进入复试都需要260+。会计专业如果一志愿无法成功上岸,那么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
应用统计学:各校招生人数在20左右,但由于年限少(培养期是2年)、就业前景好,成为热门。2024年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应用统计左右复试分数线突破400+。
法律硕士(非法学):更是最难的专业之一。由于都是本科不是法学的学生来考、就业质量还行、考研机构的大肆宣传、考试内容为全国统考不歧视,受到理工、文科、医学专业的考生追逐。目前该专业,根据保守估计每年全国报考人数突破30万+,但是全国法律硕士全日制招生只有8000人,这就决定了95%报考法律硕士就是炮灰。
| 第一梯度(超级困难)
相关专业:金融、计算机、医学、马理论、公共管理、法学、国际商务、审计
第一梯队中的部分专业目前来说相对较有优势,但在考研时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报考上述热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热门专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金融、计算机:这两个专业是典型的高薪、好就业的专业,自然受到大家的热捧。目前,考生都知道普通学校金融专业没用,都会跑去卷名校金融。结果导致名校金融人满为患,今年复旦大学的金融复试分数线为408分,南京大学2023年金融复试分数线410分。计算机是目前我国本科在读人数最多的专业,大量计算机本科生读研都会选择本专业,造成了考研难度居高不下。2024年中科大软件学院初试400分以上的考生,足足有300–400人!
医学:医学专业不考研、不读博士基本没用。那么,在这条赛道里,其他专业不能跨考,但是本专业内卷严重。医学生不仅要学最后的书籍,更要面对99%考研率的医学专业竞争对手。
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年眼见着最火的专业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不考数学、招生人数相对较多、跨考方便,成为很多考生的最爱。但是随着报考人数增长、高校保研率上升统考人数减少,马理论专业难度今非昔比。2024年大把大把400+高分考生调剂无门,这个专业已经内卷到没有性价比!未来就业也非常一般,只能考公务员。
|第二梯度(非常困难)
专业名称:税务、保险、翻译、心理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广播电视、通信工程、土木、机械、水利水电、能动、戏剧与影视艺术、国贸、出版、社会学
但是也不是所有专业上岸难度都像前面这么大,还是有相对容易一点的专业的。诸如税务、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力、护理等,这些专业考研的难度相对前面的专业来说要低很多,且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心理学:很多考生对心理学感兴趣,就前来跨考该专业。事实上,心理学招生人数不多,大多还都是非全日制,上岸难度很大。如果一志愿无法上岸,调剂基本没有任何可能。心理学未来就业也不好,此专业热度很高,大部分是因为考生兴趣、未能彻彻底底了解过该专业,闭着眼睛为了兴趣去冲。
机械、电气工程:这两个专业是工科专业的基础骨架,大部分工科专业都离不开机械和电气。由于就业前景好、本科在读人数多,造成考研难度不低。热门的机械、电气专业报录比基本都是10:1,复试分数线375+都是正常。好在如果一志愿没考上,这两个专业调剂压力小一些,给各位考生留好了退路。、
| 第三梯度(难度一般)
专业名称:图情、护理、工程管理、社会工作、外语文学、数学、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建筑、音乐、舞蹈、食品、体育、美术、物流管理、药学、交通运输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属于法学门类,虽然报考人数多,但是不考数学、复习内容固定、招生人数多,总体而言上岸难度不大。此专业,也是二三本毕业生逆袭985名校最多的专业。
图书情报与管理:本科在读人数不多,未来就业受限,导致本专业学生大多转行或者跨专业考研。每年招生人数不少,上岸难度中等,几十年考研从来没有热门过。
美术、音乐:艺术类考研简单,其他专业跨考人数少,本专业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人数少。大部分本专业学生会优先选择去国外留学,国内考研热度不高。202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人数巨多,其他学校相差无几,艺术类考研不卷。
|第四梯度(相对简单)
专业名称:民族学、哲学、生物、化学、环境、材料、风景园林、历史、地理、中医、文博
当然在目前的考研中,也存在着部分冷门的考研专业,诸如历史、地理、哲学、园林等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报考难度和热度都要稍微低一点,但是等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则会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生物、化学、材料、环境:这四大专业,被往届学长学姐吐槽几十年,可见确实不是太好。由于这四大专业本科所学知识基本没用,必须读研。就算是研究生毕业,也可能就业环境差、薪资太低、工作对口性差,甚至有生命危险等等。考研阶段,本科生化环材学生纷纷逃跑跨专业考研,本专业报考人数少、招生人数多,自然上岸难度低。如果想考名校,那么选择这四大专业,就可以是实现梦想。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专业340分即可上岸,同级别其他专业至少375+。
哲学、历史、文博:这三大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专业冷门小众,了解的人都不多更别说考研的人了。学习内容纯理论非常枯燥、未来对口的工作基本没有,这就劝退了很多人。招生人数更少,除了文博因为是专硕招生多,哲学专业基本每个方向只招1个人,没人想考也没人敢报考。
| 第五梯度(最好上岸)
专业名称:农学、林学、畜牧医学、地质矿业
以上4大专业是考研历年来难度最低、报考人数最少、关注度热度最低的专业。农学、林学、畜牧学就业质量极差,对口的工作极少,连公务员岗位几乎都只能报考三不限。地质矿业更是天坑专业,大多都是男生在学,毕业就业环境恶劣,坚持下来的很少很少。以上专业,只要你选择,不问就业质量,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跨进了研究生的大门。
点点关注,不迷路!
用户评论
非想
哇,我听说了!好像张雪峰挺喜欢财经大学的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看标题就知道重点是在考试难度和性价比上,感觉财经大学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要考研的话,张雪峰的推荐真的很中用了,我打算好好考虑一下财经大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终于有人说财经大学了!我一直觉得这个学校挺好的,就是听说考试比较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张雪峰眼光真毒啊,能说出性价比高的财经学校,真是帮了不少人选校方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如果考研想学金融管理类的专业,财经大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最近在研究考研院校,感觉财经大学挺好,听说资源也很丰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不知道张雪峰是哪方面的性价比高呢?学校规模、费用还是别的方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想考研可是要好好准备的,听听张雪峰的建议也是不错的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财经大学确实挺有实力的,很多人都去那里读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我觉得考研难度是看每人个人的情况比较准确的,不一定全根据学校的话说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张雪峰推荐的学校应该都是经过仔细调查和筛选过的,可以参考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如果考研目标坚定,财经大学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感觉张雪峰还是挺注重性价比的,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建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要考研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篇文章也提醒了大家要注意学校排名和难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财经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怎么样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听说张雪峰是财经方面的人士,他的建议应该比较靠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考研真的很难选学校,希望能多看看一些介绍和评价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