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常分配至哪些地区?,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七个省份同一天举行省考,相较于往年12月的联考队伍有所扩大,这也是一种趋势。”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华图教育研究员郑玉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江浙沪京鲁津川7省以外,其余24个省份将参与多省联考。联考省份的节奏一般是第二年1月份发布公告,3月份考试,今年多省联考大概率也会在明年3月份举行。
四川是今年12月8日开考省考笔试中的一员,作为四川成都人,王玲刚刚参与了这场考试。
王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她在河北读书,但计划参加四川和之后重庆的省考。“我其实今年已经参加了国考和省考两次考试。之后还计划参加明年3月的重庆省考。”
从今年来看,想要“跨省考公”的应届毕业生,应该只有两次省考的机会。不过,仍然有不止一位参与了刚刚结束的省考的应届毕业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计划跨省参加省考,如果岗位满意,“异地考上也会去”。
目前,“跨省考公”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郑玉婷表示,从近年来的省考报名情况来看,跨省和省际流动报考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由于公务员职位的竞争激烈,许多考生会选择跨省或全国流动省考以增加录取机会。
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四川等地举行了2024年公务员招录省考笔试。这些省份的笔试时间并不完全重叠,比如北京是安排在2023年12月3日进行笔试,上海则是12月10日进行笔试。
2025年的省考情况发生了改变,2024年12月8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天津、浙江、四川同日举行省考,这意味着考生只能选择一地报名。
在这背后,或许与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有关。以国考为例,12月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5:1。此前的2024年国考,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 1。
一家位于重庆考公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今年的培训订单有明显增加。
“我们的省考课程如果是笔试和面试打包培训,总费用是19800元,如果单独报名,笔试需要10800元,面试需要15000元。”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报名他们机构的学生,大约1/3是应届生,2/3是往届生,“很多应届生平时在校的时候做过模拟卷,觉得自己备考是可行的,如果没考上,第二年还想考的时候会考虑报班。”
王玲就是如此,作为应届硕士,她刚刚参加了四川的省考,只是网上购买了一些网课资料,计划如果笔试通过再报面试的班。
不过,也有应届毕业生期望一年就考上公务员,因此花费了不菲的费用参加线下培训,陈俊就是如此。“我报的是那种封闭式的培训班,就是住在机构里面,每天跟着一起学习。因为觉得自己备考还是会有不足,这样跟着机构高强度的学习,希望能一次就能考上。”
事实上,对于参加省考的应届毕业生,很多人也并不打算只给自己一次机会,而是选择“跨省省考”,甚至计划毕业前一年全部投入到各种考试之中去。
“除了国考和四川的省考,我还计划参加重庆省考、人才引进、国央企的招聘、事业编招聘等。现在部分考公的岗位,明确注明某一年应届生才能够报。除此之外,应届生还多了一个选调生机会,就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考上的机会其实是比别人要多两三倍的,因此我打算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考试。”王玲说。
跨省参加省考并不是只有王玲一个人。晏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的父母支持她全国“轮流考公”。
“我的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到全国各地不同地方都去试一试,找到最适合我的地方去考公。不过,全国考公的成本并不算低,报名费是里面占小头的,占大头的是路费和住宿费。”晏杨说。
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目前跨省和全国轮流省考的比例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根据实际观察,确实有增加的趋势。
为何“跨省考公”如此流行?
原因可能是复杂的。郑玉婷认为,首先给自己多一个选择,提高考公的成功率,也可能是为自己报考的目标省份增加练手机会;其次,一些考生也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生活环境较好的省份会比较青睐。
“还有一些考生保底求稳只想有个工作,比如会有山东考生考新疆、西藏这样偏远地区,竞争小于江浙沪,且隐形福利待遇并不低,最终逆向上岸。”上述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另外一部分是考生自身专业方向在家乡无岗可报,又或者是在本地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因此会选择外省报考。
从往年来看,在国考结束之后,在当年的12月到第二年1月,如果选择全国轮流考公,会有2—3次参加省考的机会。此外,第二年3月份还有一次多省联考的机会。
但是2025年省考,不参加明年3月多省联考的省份,则选择在12月8日同一天省考。这意味着参加2025年省考的机会最多只有两次。
另外,“跨省考公”也并非什么岗位都可以报。
郑玉婷表示,绝大多数省份在省考中对考生的户籍不做过多限制,但也有部分省份较为严格。以上海为例,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须具有本市户籍;非上海户籍应满足是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或者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仍在有效期内),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以上的人员。
“各省份的省考户籍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灵活性。一些地区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或特定领域的人才,可能会对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放宽户籍限制。”郑玉婷表示。
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省考对户籍的限制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省份和职位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在职位方面,部分基层岗位会限定本地户籍或生源地。或者部分特殊岗位,如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等,可能会有户籍、生源地或入伍地限制。通常会在职位表的备注中明确说明。
“对于省考,大部分省份户籍限制并不严重,但天津、浙江、江苏今年户籍限制岗位有增加。”上述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这不仅仅是路费、住宿费等显性成本,还包括了解跨省考公的限制条件、考试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等。
郑玉婷建议,对于想要在职业上有所发展的考生来说,跨省省考的考生需要对报考的岗位有更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因为不同省份的公务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存在差异。而且如果日后想要跨省调动,通常也较为困难;对于偏向追求待遇好、生活条件舒适的考生来说,也同样需要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可能更高。另外,跨省省考的考生还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语言环境和生活习惯,重塑自己的人际圈,也会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应采访者要求,王玲、陈俊、晏杨为化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公考新动向:七地同一日完成省考 “跨省考公”为何流行?
12月8日,北京、上海、天津等七个省份同一日完成省考笔试。此时,距离12月1日的国考笔试不过刚刚过去7天。
“七个省份同一天举行省考,相较于往年12月的联考队伍有所扩大,这也是一种趋势。”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华图教育研究员郑玉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江浙沪京鲁津川7省以外,其余24个省份将参与多省联考。联考省份的节奏一般是第二年1月份发布公告,3月份考试,今年多省联考大概率也会在明年3月份举行。
四川是今年12月8日开考省考笔试中的一员,作为四川成都人,王玲刚刚参与了这场考试。
王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她在河北读书,但计划参加四川和之后重庆的省考。“我其实今年已经参加了国考和省考两次考试。之后还计划参加明年3月的重庆省考。”
从今年来看,想要“跨省考公”的应届毕业生,应该只有两次省考的机会。不过,仍然有不止一位参与了刚刚结束的省考的应届毕业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计划跨省参加省考,如果岗位满意,“异地考上也会去”。
目前,“跨省考公”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郑玉婷表示,从近年来的省考报名情况来看,跨省和省际流动报考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由于公务员职位的竞争激烈,许多考生会选择跨省或全国流动省考以增加录取机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四川等地举行了2024年公务员招录省考笔试。这些省份的笔试时间并不完全重叠,比如北京是安排在2023年12月3日进行笔试,上海则是12月10日进行笔试。
2025年省考的报考情况发生了改变,2024年12月8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天津、浙江、四川同日举行省考,这意味着考生只能选择一地报名。
在这背后,或许与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有关。以国考为例,12月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5:1。此前的2024年国考,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1。
一家位于重庆的考公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今年的培训订单有明显增加。
“我们的省考课程如果是笔试和面试打包培训,总费用是19800元,如果单独报名,笔试需要10800元,面试需要15000元。”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报名他们机构的学生,大约1/3是应届生,2/3是往届生,“很多应届生平时在校的时候做过模拟卷,觉得自己备考是可行的,如果没考上,第二年还想考的时候会考虑报班。”
王玲就是如此,作为应届硕士,她刚刚参加了四川的省考,只是网上购买了一些网课资料,计划如果笔试通过再报面试的班。
不过,也有应届毕业生期望一年就考上公务员,因此花费了不菲的费用参加线下培训,陈俊就是如此。“我报的是那种封闭式的培训班,就是住在机构里面,每天跟着一起学习。因为觉得自己备考还是会有不足,这样跟着机构高强度的学习,希望能一次就能考上。”
事实上,对于参加省考的应届毕业生,很多人也并不打算只给自己一次机会,而是选择“跨省省考”,甚至计划毕业前一年全部投入到各种考试之中去。
“除了国考和四川的省考,我还计划参加重庆省考、人才引进、国央企的招聘、事业编招聘等。现在部分考公的岗位,明确注明某一年应届生才能够报。除此之外,应届生还多了一个选调生机会,就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考上的机会其实是比别人要多两三倍的,因此我打算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考试。”王玲说。
跨省参加省考并不是只有王玲一个人。晏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的父母支持她全国“轮流考公”。
“我的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到全国各地不同地方都去试一试,找到最适合我的地方去考公。不过,全国考公的成本并不算低,报名费是里面占小头的,占大头的是路费和住宿费。”晏杨说。
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目前跨省和全国轮流省考的比例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根据实际观察,确实有增加的趋势。
原因可能是复杂的。郑玉婷认为,首先给自己多一个选择,提高考公的成功率,也可能是为自己报考的目标省份增加练手机会;其次,一些考生也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生活环境较好的省份会比较青睐。
“还有一些考生保底求稳只想有个工作,比如会有山东考生考新疆、西藏这样的偏远地区,竞争小于江浙沪,且隐形福利待遇并不低,最终逆向上岸。”上述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另外一部分是考生自身专业方向在家乡无岗可报,又或者是在本地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会选择外省报考。
从往年来看,在国考结束之后,在当年的12月到第二年1月,如果选择全国轮流考公,会有2—3次参加省考的机会。此外,第二年3月份还有一次多省联考的机会。
但是2025年省考,不参加明年3月多省联考的省份,则选择在12月8日同一天省考。这意味着参加2025年省考的机会最多只有两次。
另外,“跨省考公”也并非什么岗位都可以报。
郑玉婷表示,绝大多数省份在省考中对考生的户籍不做过多限制,但也有部分省份较为严格。以上海为例,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须具有本市户籍;非上海户籍应满足是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或者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仍在有效期内),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以上的人员。
“各省份的省考户籍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灵活性。一些地区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或特定领域的人才,可能会对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放宽户籍限制。”郑玉婷表示。
中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省考对户籍的限制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省份和职位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在职位方面,部分基层岗位会限定本地户籍或生源地。或者部分特殊岗位,如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等,可能会有户籍、生源地或入伍地限制。通常会在职位表的备注中明确说明。
“对于省考,大部分省份户籍限制并不严重,但天津、浙江、江苏今年户籍限制岗位有增加。”上述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这不仅仅是路费、住宿费等显性成本,还包括了解跨省考公的限制条件、考试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等。
郑玉婷建议,对于想要在职业上有所发展的考生来说,跨省省考的考生需要对报考的岗位有更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因为不同省份的公务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存在差异。而且如果日后想要跨省调动,通常也较为困难;对于偏向追求待遇好、生活条件舒适的考生来说,也同样需要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可能更高。另外,跨省省考的考生还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语言环境和生活习惯,重塑自己的人际圈,也会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应采访者要求,王玲、陈俊、晏杨为化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文章分享结束,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常分配至哪些地区?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北染陌人
我当年就是想争取回老家的机会,所以选择了国考!结果分发下来是隔壁省份,有点失望但是还是积极面对新环境。毕竟国家这么大的地方总归有自己喜欢的城市才对,不是亲人家乡的温暖,但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我觉得这题没有标准答案啊,国考分配确实大部分是根据考生排名和岗位需求来决定的,家乡分配概率不一定高。要多考虑自身学习能力、专业方向,找到自己发展空间大的地方,这样对未来更有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我就想去家乡工作啊!虽然竞争激烈,但亲人朋友都在身边,生活压力会小很多。这次考试真的一点儿没选到家乡,感觉好沮丧…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别忘了自己要好好加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国考分配真的太随机了!我听说有人分数很高还分到了偏远地区,也有些人分到一线城市去了。关键还是要看自身情况,不要一味追求家乡啊!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多去了解一些,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我一直憧憬着去大城市工作,所以这次国考没选家乡反而很开心!不过也有些羡慕想去家乡的考生,毕竟家乡有亲人朋友的支持,生活会更轻松一点。但还是要努力奋斗打拼,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相忘
对于我来说,家乡永远是一个温暖港湾,能回去工作绝对是莫大的幸福!国考分配虽然不确定,但我会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实现梦想!这趟旅程也许曲折,但最终的目标就是回家!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别把国考分配看得那么重要!国家这么大,每一个地方都有发展机会。只要你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能在任何城市抓住机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家乡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地方!希望能通过国考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陪伴家人朋友度过美好的时光!希望我能实现梦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陌繁花丶
我这次国考目标是回老家工作,因为在那里有我最爱的人!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成功!期待最终结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我比较关心国考分配的政策变化,感觉这个话题很有争议,有人说越来越难分到家乡了。希望相关部门能考虑广大的考生需求,确保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我对国考分配一直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准备才能提高家乡分配成功的概率?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国考分配真的看运气的成分还挺高吧,我也想回老家工作,但我听说很多人都没有实现愿望! 还是得做好各方面准备,不将希望寄托在分配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别觉得回家就一定能解决一切难题!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都不同,需要适应新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命一旅程
家乡是温暖的港湾,但也要懂得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国考分配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遇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我觉得国考分配机制还需要完善,更加公平透明地看待考生意愿和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我更关注国考考试内容和难度变化,觉得要提前做好备考策略才能争取好成绩!分发到哪里其次了,毕竟国家这么大,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就能发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我觉得国考分配应该根据考生专业和国家发展需求来决定,而不是只注重考生的家乡意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我听说国考会考虑考生家庭背景,这难道就是说分数高了不一定能分配到家乡?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对国考分配机制的理解还需要更加深入,不能完全依赖运气!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