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从二本院校考研至211高校的难度分析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从二本院校考研至211高校的难度分析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我家儿子是信阳师范学院22年大四准备考研,这一年来每天早出晚归靠自己复习和老师指导决定报考山西师范大学。12月份要参加考研了,24、25日两天就考试结束了。之后就是在家等待分数线、国家分数线等。大概是23年3月2号考研成绩出来了324分,3月12日国家线发布 336分,b线 326分却两分不够,调剂的机会都没有,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一 年的艰辛就这样结束了。
我看出儿子很失落,但并不放弃的决心,于是就回学校把毕业论文和处理一些问题。大概5月份左右他就联系好在郑州某区附近开始复读了。复读仅费用就要 9000元左右,每个月生活费都要2000 元左右……一年下来也花销不少。
常言道:“三分考,七分报。”于是他最终报考郑州大学。我们都知道河南考生多竞争压力大,尤其是比较好一点的大学。所以,这一年来儿子会付出的更多努力和汗水。终于到 (23年) 12月份了,从郑州返回周口考试。
考试结束就回家等待分数线和国家线,大概(24年) 2月26号左右分数下来了,经过:年的努力这次考了376分,比上次多了50多分。
国家线3月2号公布 340分比去年增加了4分。之后,等待学校复试分数线公布 345分,复试去郑州要提前一天到,先熟悉一下环境和把准备好的学生准考证、身份证等复印件。复试时间定在了周末(周五、六) 29、30两天。
对我印象深刻中就是 30号上午10点30分左右,突然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爸,复试结束了,我抽的号小(第四)靠前。”听到儿子急促又激动的心情。我说:“先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去买点吃的。”这次复试还有他高中的同学(请假两天)在郑州上大学,一同陪儿子考试两天。所以今天一定要买点喜欢吃的来感谢同学的陪伴。
考研结束了,学生都一个个回家了。唯独他又回到考研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第二天晚上和儿子视频聊天房间里一片漆黑……我问他怎么灯没有亮呢?他说:“考研结束就停电了,只有充100块钱才可以用电,所以灯没亮。我也知道考研对他来说不容易和各种压抑,只因等待复试分数线(如果不录取等待调剂)而没选择回家。好容易等到了4月2号晚上八点左右吧?复试成绩儿子排名前二十二位,学校录取大概五十二人。6月21日,儿子发信息说:“爸通知书要邮寄了,填写的是你手机号,还有一个是咱县的的学生。”
6月29日下午5点左右邮政工作人员打电话说:“你的考研通知书到了,你过来拿一下吧?”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首先恭喜儿子考研成功,不是炫耀而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记录一下美好的时刻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其中考研的艰辛和不易,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 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请相信,世上 总有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成功没有捷径,付出终有回报。新的征程即将起航,儿子愿你研学之路,前程似锦!
很心酸!普通二本真实考研情况曝光:211寥寥无几,985没有一个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到大三的时候,通常都会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考研”还是“工作”?
正常情况下,尤其是过去的3年以及未来至少5年内,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考研,毕竟工作大环境并不乐观的前提下,大家都想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进而提高自己获得一份好工作的几率。
于是大家发现,这几年的考研出现了一种怪象,说起来甚至都觉得有些变态:
几年间考研人数上涨2—3倍,广西大学这个从来只被调剂的高校成为了抢都抢不到的香饽饽等等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大家在疯狂选择考研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考研真的很容易上岸吗?或者说考名校真的很容易吗?
接下来本文就以考研中的主力军二本院校学生考研情况为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这是湖北某二本院校一网友曝光的本学院考研情况统计表,整体来看,60来个上岸的考研生中,最终同学们上岸的211高校仅有7所,分别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几所高校,985没有一个!
更重要的是,这是机械专业的考研!相信无论人文社科还是工科都应该知道,这个专业考研并不难!新闻、马克思、师范类专业会更难!
而从整体人数上来看,一般一个普通二本的一个学院正常四五百个人是有的,大概折算一下,以这个学院为例,211上岸率接近1%!
堪比河南高考985录取率!而这,可能是全国大多数二本院校考研真实情况的写照!
首先要明确一点,基本上你看到的就是已经上岸的了,这一部分人可能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没上岸的有谁会腆着脸皮去发经验贴呢?
其次,二本甚至普通一本中能上岸211和985的,绝非等闲之辈!举几个我们学校的例子(超卷专业新闻传播学):
某学长,复习3个月上岸211西南大学,但是人家的英语考了89分,虽然只是英二,且整个复习过程几乎没有怎么看英语!考过研的应该都知道,英语基本上是每个考研人的大难题,国家线都很难过,别说如此变态的89分了!这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某学姐,复习6个月上岸211陕西师范大学,但她之前并未被录取,而是递补上去的研究生,这运气有几个人有呢?
某同学,上岸211上海外国语大学,但是人家考了两年,第一年只差0.8分就能录走!
所以考研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的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有考研打算的同学们,千万别再相信某学长学姐们告诉你的:“到时候报个985,考不上调剂到211就行了”这种言论!那个轻松的时代已经过去,工科亦是如此!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是要大肆宣扬考研的难度进而劝大家放弃考研,更想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毕竟无论如何,考研都要耗费人生中大好的一年甚至是几年,还有很难弥补的与一本同学原本的差距,不全力以赴,你真的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你觉得二本考研难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本学生想考研到985、211到底有多难?
文 | 陈铠楠
这种事情啊。
有些人会告诉你,
「我有一个师兄」,专科出身,专插本读个小城市高校,考研怒上华南理工,现在都读到博士了。
「我有一个师姐」,从听都没听过的小学校考华南理工,总分和两门专业课都是第一,总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30分去。
有些人又会告诉你,你这个专业,报录比摆在那里,每年都是十几比一。
二本胜算摆在那里,每年就屈指可数的人,三本胜算摆在那里,有史以来就一个人,跨专业的胜算摆在那里,有史以来就没人过初试。
而且「我有一个师姐」,初试过线都二十几分了,还是面试被淘汰了。
两边其实都是真的。
因为这些人我都认识。
但你面对这两边的看起来如此矛盾的真实信息,怎么理解好呢。
你要知道,中国太大了。
小概率害怕大基数,就算你是万中无一的精英,那在全中国也有十来万人。
能拿来让人产生幻觉的鸡血案例,永远都不缺的。
这使得「我有一个朋友」成为了知乎上最无用的句式。
你也要知道,既然所谓成功指的是在激烈的竞争里淘汰多数人。
那就意味着希望渺茫天生就是成功的定义的一部分,失败才是常态。
成功的例子如果不缺,失败的例子当然是更不缺了。
幸存者偏差主要负责把成功案例推送到你面前。
然而你要是去问自己学校的老师「我们往年那些考研的师兄师姐胜算如何呀」,那必然是个让人绝望的账面。
你当然要去了解这些情报。
但就看你怎么处理它了。
我最近很欣赏一个答案,
它说,我们赚的钱少,老板赚的钱多,是因为老板承担了事业失败家破人亡的风险,我们则会在企业倒闭时拿赔偿跳槽。
你承担失败的风险,是你获得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你赚不到那么多钱,正是因为你把风险让渡给了老板。
考研也一样,你要考一个很好的学校,能构成改变命运的机遇的那种,那它就很难考。
你要考一个唾手可得的学校,那它的档次你就要将就些。
要不然是如何呢?
我毕竟是技术出身的,我更希望做出的贡献也是用实打实的帮助提高别人的考研竞争力,而不是灌鸡汤、打鸡血,即使你们有时要这么说我。
我是做考研培训的,所以我当然不会阻止你们考研,不然我就真的没有生意做了:
这是我必须提醒你们的,
你们不要问我「我这个情况有没有希望」,
因为我的利益相关使得我不能宣称自己的意见是中立的;
但我也绝不会煽动你们说「你们跟着我一定会成功的」,来引诱你们报我的培训班,
毕竟报录比就那么面无表情地摆在那里,而且别说录取人数了,
单是自命题单科及格名额就比我每年的学生人数都要少了,谁信这种鸡血呢。
我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你们不因为先例很少而退缩,也不无凭无据地认为自己能复制或成为先例。
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通过持续耕耘不断完善自己,
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
让自己看到自己身上不断在积累着实打实的可以赖于制胜的凭依。
这样,当有人问你们「你觉得你凭什么能成功」时,你们有东西可以展示,
而不是说「因为我有一个学姐」,也不是说「因为我觉得成功特别好啊」;
当你真的成功的时候,你觉得你实至名归了,你是当之无愧的,而不是因为侥幸;
而当你没有成功,你依然欣喜于你在这个过程里的进步,
你知道努力过后的你起码比没努力过的话要强,
你不觉得付出是无谓的,也不憎恨那个没有接纳你的高校,
而是觉得,它正是因为这么需要追赶,才配得上成为你那段岁月里的梦想吧。
你想知道你能不能成功,终究还是要审视自己是什么人,持有什么,加以努力后可能去持有什么。
毕竟,客观的过往数据只能用以讨论整个人群的成功率,你不能单凭与「你」无关的东西来讨论「你」的胜算。
毕竟,
凡事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时,
只要不是绝无可能,
那就无非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
希望这个答案对你们有启发,加油。
● ● ●
关于作者
陈铠楠
来自知乎
原标题
二本学校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据说用手机找实习
一定要点阅读原文
从二本院校考研至211高校的难度分析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墨染天下
我感觉这个话题好贴近现实!很多人都想知道从一本能不能考进985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看这个标题,肯定是一些二本的同学在讨论,对吧?想考研目标院校这种事儿真的有点忐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那么绝对,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备考策略都不一样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我身边有个朋友就是从二本考研到21家上了,感觉只要好好冲刺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找个好的辅导班跟着老师学,至少能给自己多一些规划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考试难度其实是一方面的,更有可能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才能考上目标院校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211和985的差异确实蛮大的,我比较想知道从二本考研到211需要多少投入?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这个话题真不错,希望能看到一些老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经验,给后来者一些启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丶一切都无所谓
我觉得二本考研成功的关键在于选专业和院校的匹配度,对自己很有自信的领域才更容易冲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很多人都说考研到211不容易,不过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也不一样啊。只要坚持不懈,就不管是什么院校都能实现梦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有一个二本同学去年考研结果出来了,他考上了一个211的名校,挺厉害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二本考研到211应该看看自己分数是多少?如果符合录取要求就可以尝试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平时学习认真一点,掌握好基础知识,考研时更能游刃有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我想知道考研的时候有哪些必备的资料和学习工具,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我觉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校,不要盲目追求211或者985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二本考研到211确实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希望每位考生都能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考研真的很辛苦,加油!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成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要关注考试的最新政策和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要好好坚持下去,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