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合肥工业大学考研成功率分析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合肥工业大学考研成功率分析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安徽省理科物理类最低投档线497分,其他省份如河南、江西等地理科线在473 – 501分区间,录取分数线相对友好。
就业情况
师范专业方面,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就业率超95%。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等应用型专业依托硕士点建设,校企合作资源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接长三角产业需求,实习机会多,整体就业情况良好。
保研率
学校于2024年9月获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随着学校的发展,未来学科资源会扩容,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可能扩大,本科生获得跨学科学习和科研机会增多,有望带动保研率的提升。
此外,合肥工业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它是老牌211工程大学,被称为中国汽车界“黄埔军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8%,2024届保研率为15.6%。其工科优势明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广西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中,车辆工程专业2023年为599分,相比其他211院校较低。
合肥工业大学2024届毕业11272人,今年就业情况展望!
大家好!我是“数据说实话”,现在分享合肥工业大学2024届就业升学情况展望:
一、2024 届毕业生概况
合肥工业大学 2024 届毕业生总数达 11272 人,规模庞大且专业分布广泛。
本科毕业生有 7955 人,来自 21 个学院的 104 个专业。其中,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数最多,为 336 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次之,有 298 人;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 290 人位居第三。从学院来看,机械工程学院毕业人数最多,达 982 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次之,有 700 人。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人数最少,仅 45 人。
硕士毕业生共 3058 人,来自 19 个学院的 96 个专业。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数最多,为 222 人;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 (专硕)】专业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计算机技术】专业次之,分别有 153 人和 144 人。在学院中,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人数最多,为 328 人;机械工程学院次之,有 316 人。物理学院毕业人数最少,仅 25 人。
博士毕业生有 259 人,来自 13 个学院的 32 个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数最多,为 25 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和【能源动力】专业次之,分别有 23 人和 22 人。从学院角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人数最多,达 54 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次之,有 33 人。数学学院毕业人数最少,仅 3 人。
二、2023 届就业回顾
(一)去向落实率
2023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83%。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14%,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23%,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100.00%。2023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共计 7809 人,占比 68.66%。升学(含出国、出境)为 320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17%,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国、出境)3059 人,占本科生总数的 39.22%。
(二)就业单位情况
2023 届毕业生在军工领域就业为 753 人,占就业人数的 9.64%;央企工作 2695 人,占就业人数的 34.51%;各类 500 强企业就业 1666 人,占就业人数的 21.33%;上市公司就业 1119 人,占就业人数的 14.33%;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为 314 人,占就业人数的 4.02%;国有企业(不含央企)就业为 396 人,占就业人数的 5.07%。可以看出,合肥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在各类优质单位中都有较高的就业比例。
(三)就业行业分布
2023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制造业人数最多,占比 33.74%;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13.36%;第三是建筑业,占比 8.89%。这反映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这些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四)升学情况
2023 届本科生中有 2799 人升学,260 人出国、出境学习,占本科生毕业生总数的 39.22%。硕士生中,135 人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10 人出国、出境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升学平台,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五)未就业情况
2023 届毕业生中,共有 361 名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其中本科生 301 人,硕士生 60 人。301 名未就业本科生中,75 人正在准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201 人不就业拟升学,24 人工作单位正在落实中,1 人拟出国;60 人未就业的硕士生中,其中 5 人正在准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1 人不就业拟升学,54 人工作单位正在落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未就业的学生都有明确的规划,要么准备升学,要么在积极落实工作单位。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更高追求。
三、2024 届就业质量展望
(一)各专业就业前景预测
机械工程相关专业: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在制造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 2024 届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将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行业中找到大量的就业机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以来在电力系统、新能源等领域备受欢迎。随着国家对能源转型的大力推进,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各类新能源企业中将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参考合工大 2024 届电气硕士就业情况,安徽电网有望继续成为大户,同时周边省份的电网公司也将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持续看好。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各个行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 2024 届计算机技术专业毕业生将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薪资待遇也将保持较高水平。
(二)升学趋势预测
从学校近几年的升学情况来看,2024 届毕业生的升学比例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一方面,学校的材料工程系 2024 届毕业生升学率高达 54.60%,为全校各专业树立了榜样。经济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等也有较高的升学率,这表明学校在培养学生升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升学平台和指导服务,更多的学生将选择继续深造。预计 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中,将有超过 3000 人选择升学,其中出国出境学习的人数也将有所增加。
四、总结
合肥工业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 届毕业生规模庞大,专业分布广泛,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从 2023 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去向落实率、多元化的就业单位分布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就业,都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特别是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领域,合工大的毕业生表现出色。
对于 2024 届毕业生,尽管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挑战,但学校的优势专业和良好的升学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专业的就业前景乐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将在各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升学趋势也有望保持稳定或上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就业单位类型方面,国有企业、500 强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仍将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同时,就业地区流向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也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用户评论
最怕挣扎
感觉这几年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型氛围是不是很强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很多朋友都想去高铁大学读研,听说挺好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不知道合肥工业大学哪个专业考研率比较高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想考研吗?我也是考虑这家学校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要准备考研的话,现在就开始好好学习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听说合肥工业大学的师资力量不错,是备受关注的学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考研竞争真是越来越激烈了,希望大家都考上心仪的院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我的同学去合肥工业大学读博了,说环境很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看这个数据,合肥工业大学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考研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运不堪浮华
准备考研的人可以多关注一下合肥工业大学的招生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不知道合肥工业大学的复试要求是什么样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巷青灯
去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的话,要提前规划好学习计划。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久爱不厌
希望未来的学习生涯能像考研一样顺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考研真的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祝大家都取得好成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想看看合肥工业大学今年考研的热点学科有哪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很多学校都推出了一些关于考研的支持措施,不知道合肥工业大学有哪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朋友都在说考研这条路很不容易,但最终还是值得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为了梦想,努力吧!加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