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15回复:0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大全之认识论
考研资料网为大家分享一份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各个模块的知识点体系整理成思维导图,需要的同学请关注公众号:kaoyanyo,发送关键词:政治导图。
【四、认识论】 一、实践决定认识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主要体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认识工具 C.实践能够推动认识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主体——具备认知能力的人 1.认识主体的性质: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2.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二)认识客体——人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 2.认识客体的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 1.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 2.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把客体转化为思想观念,使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把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 (四)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论的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唯心论的认识论(从感觉到物):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不可知论。 3.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反映+创造),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反映)。 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一)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 (二)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3.两者之间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是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四、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必要性: (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二)只有经这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检验和发展。 五、真理和谬误 (一)真理的含义:正确的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二)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真理和谬误在可以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统一: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三)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真理内容客观,人类认识能力无限,这两点都是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认识,真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 4.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以上就是考研政治资料: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大全之认识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个模块的知识点体系整理成思维导图,需要的同学请关注公众号:kaoyanyo,发送关键词:政治导图。 |
|